,一個主人公不小心把他的毛主席徽章掉進了公廁里;但在您的自傳《變》中,您描述了自己是如何用毛主席的塑像嚇跑臥室里的老鼠的
。為什么您在小說中如此大膽而在現(xiàn)實的生活里如此的謹小慎微呢
?
莫言:你真的這么認為?如果是那樣的話
,我估計就不會答應(yīng)這次采訪了
。我是個作家不是演員。當我寫下這些場景時
,我并沒有想去打破禁忌
。我如果通過寫的那些表明了毛也是一個人并不是神,那就夠了
。而當我很小時
,我認為他是神。
明鏡周刊:現(xiàn)在您是中國作協(xié)副主席了
,在中國
,有這樣的頭銜的人有可能遠離政府么?
莫言:在我獲諾貝爾獎之前
,沒有人會抱怨這個榮譽稱號
。難道人們認為諾貝爾獎只應(yīng)該發(fā)給那些反政府的人嗎?諾貝爾文學獎難道不是為人們寫的東西
,不是為文學而設(shè)嗎
?
明鏡周刊:但是在這個國家,有些人卻因為他們所寫的東西惹上麻煩甚至被捕入獄
。您覺得自己有職責用您的獲獎和聲譽為您的那些同行們說些話嗎
?
莫言:我曾經(jīng)公開說過自己希望劉曉波能夠盡快獲得自由。但是很快我又被非難
,然后被迫就這件事不斷地發(fā)表看法
。
明鏡周刊:劉曉波在2010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。但反復(fù)聲明的支持確實會比一次簡單的評論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深
。
莫言:這使我想起了文革時期反反復(fù)復(fù)的儀式
。但是,我想要說的話
,任何人呢都阻止不了我
,我不愿意講的話,就是刀架在脖子上我也不開口
。
明鏡周刊:德國作家馬丁·瓦爾澤對您很佩服
。他說您的小說“精準而冷艷”。
莫言:我也很尊敬馬丁·瓦爾澤先生
,也看過所有有漢譯本的他的小說
。他用自己的思考向大家展現(xiàn)了二戰(zhàn)后德國人的心態(tài)。他對我的小說的重視,我不勝感激
。如果你問我德國作家中我喜歡哪個
?首先,他就是最具有資格獲諾貝爾獎的德國作家之一
,我也很喜歡同樣得過諾貝爾獎的君特·格拉斯的作品
,赫塔米勒也得過這個獎,他的那些已有漢譯本的作品我也看過了
,其中一些真的不錯
。
明鏡周刊:格拉斯和你不同,他喜歡和政府唱反調(diào)
。
莫言:是的
,我很是欣賞他以及其他一些作家參與到公眾辯論中的能力,而我就不行
。我開始就提到了
,我甚至都不喜歡在人前講話。
明鏡周刊:那么斯德哥爾摩的盛況肯定讓您從頭到尾覺得不自在吧
。
莫言:所以大部分時間我手里都握著一根木頭。
深圳錦聯(lián)公司(
LED硅膠、灌封膠
、
汽車電子用膠、電子用膠)將繼續(xù)為你收集更多的名人名事
!謝謝大家的支持
!